【南方网】一些谬传不靠谱 专家科学支招识别毒蘑菇与虫草
南方网讯(记者/杨智明 摄影/邹长森)近日,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首席专家李泰辉博士做客珠江科学大讲堂,带领听众走进蘑菇与虫草的科学世界。
据了解,地球上已知的生物大约有200多万种,包括动物、植物和微生物,而菌物属于微生物的一种,是生命科学的分支之一。一种菌物就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。迄今为止,已被人类认识的菌物仅约7万种;然而,大自然中世纪存在的菌物,据专家保守估计,不少于150万种,也就是有不少于150万个独特的基因库。大力研究与挖掘菌类的价值功能并逐步普及,将为增强人类健康水平作出重大贡献。
李泰辉博士介绍说:“高等的绿色植物种类只是真菌种类的1/6,但是从事真菌研究的人还不到搞植物研究的人的1/6,所以我们的力量只是他们的1/36,所以,有志于这方面研究的同学可以在这方面有更多的突破。”
毒蘑菇没有统一的形状与颜色
毒蘑菇怎么认?
毒蘑菇与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样,它可能很一般,它是有纯白色的,有灰溜溜的,也有各种各样的情况,并不是说彩色的蘑菇就有毒,毒蘑菇没有统一的形状,也没有统一的颜色。
据了解,目前识别和鉴定的方法主要有四种,比如,要记住它各个方面的名称,鹅膏这个部位需要特别注意,世界上中毒的事件,90%都是因为鹅膏中毒,记住这个,就可以通过识别菌盖来辨别它是否是毒蘑菇。
不同种的菌盖有不同的特征,识别菌褶、菌孔的颜色与深浅也很重要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毒蘑菇跟可以吃的蘑菇实际上是非常相似的,所以,不认识的蘑菇千万不要吃。同样是有毒的蘑菇,不同的差别,有的可能会引起肾损害,有的会引起肝损害。
毒蘑菇的识别并没有那么简单,要十分细心地比较每个细节,有些还需要在显微镜下比较。有一些种类可以用一些化学的方法,KOH(氢氧化钾)变黄也是一些特征。在显微镜里,成熟的个体都可以看见孢子,孢子有各种各样的形状,这也是识别毒蘑菇的一个特征。还有就是DNA特征区别,每个DNA序列都不同,可以进行毒蘑菇的鉴别。
不同毒蘑菇中毒症状不同
广东最常见的毒蘑菇是铅绿褶菇
据记者了解,不同毒蘑菇中毒症状不同,可以分为急性肝损害型、急性肾衰竭型等等,最严重的就是急性肝损害型,蘑菇中毒中,90%死亡的都是由肝损害型造成的。造成肝损害型有一些鹅膏的种类、灰孢伞型、环柄菇型。有时吃毒蘑菇类似吸毒,吃了以后会很高兴,会傻笑,发病很快,15分钟到2小时就会发病,会有流口水、出汗等症状。神经精神型中毒也可以采取催吐、洗胃和导泻,以及可以用一些药。
最常见的中毒类型是肠胃炎型,吃完以后拉肚子,但是严重的时候会胃出血,对胃损伤很大。发病快的话救治度比较高,发病比较慢的话,比如超过6小时,这可能是肝损害型比较严重。
其余的伤害症状还有,比如,溶血型中毒,会出现恶心、呕吐,尿少或者尿血。溶血型中毒可以用一些激素类来治疗。横纹肌溶解型中毒,这种种类比较少,但是危害大,死亡率很高,横纹肌溶解,肌肉都没力了,这非常难以救治。光过敏性皮炎型,主要种类是污胶鼓细、叶状耳盘菌,光过敏性皮炎型中毒潜伏期长,一般3小时到2天发病,越见光反应越严重,严重者会有针刺般疼痛,发痒难忍。猝死型中毒,致病的是毒沟褶菌。
“专家鉴定之后,知道是什么蘑菇、什么毒素后来抢救是最好的。”李泰辉博士说。
据李泰辉博士介绍,广东最常见的毒蘑菇是铅绿褶菇;广东地区致命最多的毒蘑菇是鹅膏、灰花纹鹅膏等等。
一些谬传不靠谱
遇到毒蘑菇中毒时,怎么办?
遇到毒蘑菇中毒时,怎么办?李泰辉博士支招道:“首先把样品留下来,把照片照下来,把标本留下来,把它的重要特征记录下来,如果有样品,就要尽快送到专家那里进行鉴定。尽量不要去吃鹅膏。还有就是要记住我国常见的剧毒类群,比如丝膜菌属,各种各样的菌类有很多,有裸伞、小菇、斑褶菇等等。”
李泰辉博士特别强调:“民间中流传着一些识别毒蘑菇的方法是靠不住的。“他并指出一些谬误。谬误一是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,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有毒,而实际上不能仅靠颜色来辨别。谬误二是蘑菇跟银器、打算、大米、生姜一块煮会变黑,这个说法是不靠谱的,毒蘑菇的毒素根本没可能跟银器发生反应。谬误三是生虫、生蛆的蘑菇没毒,而实际上不是的,有些小白鼠吃毒蘑菇都不会中毒,小白鼠的胃可能有一个屏障的功能,但是把毒素打到他的肌肉、血管里,它就要中毒了,所以不能以动物吃了以后有没有毒来判断,更不能按昆虫这些东西来判断。
李泰辉博士建议说,“民间的谬传不靠谱,相信科学更安全。还要利用本国权威图鉴鉴别毒菌,如果大家有毒蘑菇的样本和照片,把它寄给我们,我们都很乐意帮大家鉴别它,《中国大菌物资源图鉴》共有1000多页,有毒没毒的都放进来了,每个种类都有一些彩图和说明,野生的状态、栽培的状态,宏观特征、显微特征、生态特征,我们都把它记录下来了。但是要提醒一下大家,利用图鉴来识别蘑菇要很认真、很细致地来看。另外,混杂的蘑菇大家不要吃。”
“今年,我们开创了毒素基因研究,我们开创了毒蘑毒素基因研究,也做了不同组织不同生长时期的毒素分布情况,转录组也做了一些研究,对它的基因组基因处做了一些毒肽家族的分析。”李泰辉博士说。
“毒性既然对正常细胞有害,对肿瘤细胞也应该是有害,对于治疗肿瘤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,已经有一些科学家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,有一些进展,但是还没有到应用。我们做了一些体外细胞的研究,对肿瘤细胞的杀害还是能起很好的作用。”李泰辉博士透露。
虫草实际上是真菌
并不是所有虫草都可以食用药用
据了解,虫草实际上是一类真菌,虫草是一类寄生或腐生于昆虫、蜘蛛等节肢动物或其他真菌上的大型真菌,是一种虫菌或菌菌复合体。“虫”实际上是它的营养物,“草”是生长于“虫”上的真菌。真菌的种类非常多,广义的虫草有1300多种,如果能长出草来最起码有500多种。
虫草分麦角菌科、虫草科、线虫草科,其中,广东虫草、冬虫夏草属于线虫草科。但是,“实际上不是所有虫草都可以食用、药用,有一些是有毒的”。李泰辉博士说。
“2005年,发现广东虫草,2008年,发表文章,然后,我们进行分离、培养、驯化,把栽培体系建立起来,然后进行安全性的评价,不安全就不能用了。我们对照了广东虫草与冬虫夏草的作用,结果发现它的作用是非常好的。”李泰辉博士谈起对广东虫草的研究。
据了解,广东虫草具有护肾功能、延寿、抗疲劳、抗氧化、防衰老。“我们通过分析广东虫草,发现了一种潜在的具有治疗抑郁症的代谢物合成基因,今后食用治疗结合起来的话将有很大的前景。通过基因组的研究,今后我们会发现更多的有效成分;通过代谢组的分析,我们可以把它的活性成分一个一个找出来,我们可以把它集中起来,或者是通过某种方法把它大量地生产,就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医药产品、保健产品等等”。李泰辉博士说。
附件下载: